玉米赤霉烯酮的作用
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霉菌感染谷物产生的真菌毒素,广泛存在于发霉玉米及其他发霉的饲料原料中,作为一种非固醇类的雌激素,也是唯一由霉菌产生的植物雌激素,它很稳定,在储存、加工、烹饪过程中均能稳定存在,高温条件下也不发生降解,它在体内主要代谢途径为:还原为α-,β-玉米赤霉烯醇异构体,并与葡糖醛酸结合发生作用。
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上述代谢产物,它们能与17-?-雌二醇竞争性结合胞浆上的雌激素受体,即机体误认为是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了,从而表现出相应的雌激素水平高的症状,即玉米赤霉烯酮具有明显类雌激素的作用;玉米赤霉烯酮对畜禽的主要毒副作用表现为雌激素中毒症,对小母猪的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出现异常变化,如****红肿、乳头肿大、包皮肿大以及常出现发情等症状。这是在畜禽方面的公开的技术资料。
在目前查找不到原因的情况下,可对原料奶,涉嫌奶粉以及上游饲料所用玉米,检测其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或玉米赤霉烯醇的含量,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技术相对已经成熟,其定性定量检验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、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、气-质联用法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方法。
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、快速,准确度和灵敏度高,是国际上公认的检测食品和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定量方法。但对其代谢产物,玉米赤霉烯醇的检测,方法则很少。若玉米赤霉烯酮或玉米赤霉烯醇,两个指标中,有一项明显偏高,如高于500ppb(ppb:为十亿分之一),则奶粉致病的可疑性会陡然增加,若检测含量都很低,则可初步排除,还需另找原因。
来源:世界经理人文摘(整理)
- 上一篇:国外暴发H5型禽流感 2015/1/16
- 下一篇:什么是呕吐毒素 2015/1/14